云栖大会马云重提新制造,农机行业亦面临新挑战

发布时间:2018-09-26

9月19日,云栖大会如期而至,今年大会的主题是“驱动数字中国”,举办时间为期四天。作为备受关注的行业盛会,今年将会举办2场主论坛、170多场前沿峰会和分论坛,超过450家科技企业汇聚一堂,共同探讨当前新技术发展的趋势,展现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蓬勃发展的科技生态全景。

640.webp (6).jpg

回顾在2016年云栖大会上,马云首次提出各大行业将面临的五大变革:新零售、新制造、新金融、新技术和新能源。如今,新零售已席卷零售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改变。马云再次重提新制造,认为“Made in Internet”将重新定义制造业,制造业将不再依托物理空间,而是在“云”上制造。他预言:“新制造将很快对全中国乃至全世界的制造业带来席卷性的威胁和机会”,在技术大变革的趋势下,农机行业亦将面临新挑战。

制造业+服务业→新制造业

传统的制造业是指机械工业时代对制造资源(物料、能源、设备、工具、资金、技术、信息和人力等),按照市场要求,通过制造过程,转化为可供人们使用和利用的大型工具、工业品与生活消费产品的行业。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服务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且目前面临着产业结构调整和新旧动能转换的重任,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融合发展,是必然趋势。

纵观农机行业发展,从产品研发生产之前的市场调研开始,到制造完成以后的销售推广,乃至是后期的售后服务方面来看,农机行业既是制造业,也是服务业,加大农机服务产业化发展力度,对加快实现农业机械化和农业产业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当下,新制造对制造业重新定义,即:新制造的竞争力不在于制造本身,而是在制造背后的创造思想、体验和服务能力。未来,创造就业的重点或将不是制造业,而是现代服务业。对于农机企业来说,在此背景下,加快企业转型升级或许是一个良好的契机,也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规模化、标准化→智慧化、个性化

随着云计算、3D打印、生物技术等新技术的产生和广泛应用,将促进智能制造、创新设计等新的制造模式以及服务外包、电子商务、网购、网银等新的商业模式快速发展,必将加速制造业与服务业的融合发展。

“工业时代和信息时代让制造业自动化、规模化、标准化,而数据时代,制造业是个性化、智能化、按需定制。”新制造的重要表征就是个性化。可以说,新制造从根本上颠覆了价值创造的模式,以前是制造者主导,未来是消费者主导。

在工业时代,考验制造业的是生产一样东西的能力,而数据时代考验的则是生产不一样东西的能力。同样生产一组耕整地机械,在工业时代的要求是高效而有质量地规模化生产,而在数据时代,其要求不仅仅是保证高效与高质,还要求不同地区不同地形甚至是不同土质都有更加适合的机器,对生产企业的考验不断增加。

另一特征则是智能化。在这一转型过程中,马云认为,智能化是走向新制造不可逾越的一个关口,智能技术会在新制造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数据是新制造的关键要素,而如何取得数据、计算数据、用好数据考验的是智能技术的能力。这与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发展精准农业的要求不谋而合。

数据时代,农业中最显著的形式就是精准农业了。精准农业通过对气候、土壤和空气质量,甚至是设备和劳动力成本等各方面实时数据的收集,预测分析以后做出更加明智的决策。这就要求使用的农业机械也必然是更加智能化的,智能化农机相当于给机械安装了一个“智能大脑”,能够“理解”大多数分析软件给出的信息并得以准确执行。农机企业之后的生产方向应该更加注意个性化和智能化要求。

电力指数→以数据为核心的计算指数

新制造的核心是数据,关键是智能制造、物联网和区块链。如果说以前制造业发展好不好是看电力指数,那么未来就是看数据,看计算指数。大数据是生产资料,云计算是生产力,互联网是生产关系,大数据、云计算将驱动未来制造业。

在这个基础上,不论是我们农机行业还是其他制造业都需要明确两个问题。第一点是大数据这里的“大”不是数据大,而是计算大,也就是计算能力强,大计算加云计算才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大数据。那么,如何提高农业机械在运行过程中的计算能力则是农机企业努力的一个重要方向。

第二点就是数据标准化的统一问题。如何真正打破系统之间的数据壁垒,解决制造企业在工厂层面中实现设备互联,以及打通底层生产数据与上层业务系统数据之间的交互问题尚未解决。这需要一套更加标准化、科学化的数据规范,而这个规范如何去制定需要不断摸索和完善。

结语:如马云所说,“新制造很快对全中国乃至全世界的制造业带来席卷性的威胁,未来10到15年,传统制造业企业将会非常的痛苦”。只有淘汰落后生产力,才能创造更多新实体经济和新就业机会。在农机行业发展L型走势的当下,新制造又何尝不是一个新思路,新尝试呢?我们须正视危机,做好充分的准备去拥抱它。

推荐阅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