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国内燃机工业协会《中国内燃机工业销售月报》数据显示,受终端市场走弱影响,2018年10月全国内燃机销量降幅有所扩大,内燃机销量391.03万台,同比下降16.68%;前10月,内燃机销量4331.02万台,同比下降4.84%,其中,单缸柴油机10月销售7.81万台,同比下降25.93%,配套用于农业机械的单缸柴油机延续下降态势且降幅扩大,销量7.62万台,同比下降26.67%;同时,多缸柴油机销量延续了回落趋势,10月,多缸柴油机企业42家共销售32.51万台,同比下降9.04%。通过这组数据,我们可以基本断定整体动力机械市场处于下行状态,当然,这其中包含了农机产品。
按照市场规律,传统意义上的“金九银十”一过,紧接着两个月就是年底收官阶段,2018农机市场全年运行基本进入尾声,“增幅放缓、趋弱运行”几乎已成定局。
1
规模增幅再回落,利润亏损面增加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0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5.9%,增速比上月加快0.1个百分点,1-10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在11月8日召开的2018全国机械工业经济形势报告会上,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陈斌介绍说,今年汽车工业、电工电器、机床工具、工程机械、农业机械、内燃机行业增速将与2017年持平或略低于2017年,重型机械、石化通用行业增速将与2017年持平或有所提升。综合判断,2018年机械工业经济运行总体将比较平稳,工业增加值、主营业务收入增速在7%左右,利润增速低于主营业务收入增速。
据中国农机流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1—8月份,农机工业规模同比增长仅2.3%,利润增幅创新低,同比下滑10.85%。截至8月底,2056家规模以上农机工业企业342家出现亏损,亏损面16.63%,较之去年同期扩大0.92%,其中,3家企业亏损面超过20%,棉花加工机械制造亏损面超过38%,拖拉机制造也高达30%。
固然最新统计数据尚未正式公布,通过以上信息,结合今年以来农机市场表现情况,可以断定,国内农机工业增加值增速持续放缓已经成大概率,预计在5-7%之间(较之2017年增速9.1%至少降低2个百分点),整体产业利润水平将持续出现回落,行业低速运行态势将延续。
2
传统品类下行不止,小众品类勃兴且分化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1-9月,大型拖拉机、中型拖拉机、小型拖拉机和收获机械累计生产3.17万台、18.89万台、35.5万台和2.23万台,同期同比下降26.4%、6.6%、29.7%和3.0%。根据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公布的《2018年1-9月机械工业运行总体情况》中显示,国内机械工业产品产量同比下降的产品主要为农业机械设备、发电设备、输变电设备等前些年增长较快的产品,农业机械类产品中,大、中、小型拖拉机,小麦、水稻收割机以及收获后处理设备(种子加工机、烘干机等)出现不同程度下滑。
从今年农机市场表现来看,传统品类的大中拖、小麦收割机、水稻收割机以及插秧机等产品,依然处于低谷、下行区间运行,正是在整个产业中比重占比过半的传统产品的持续下滑,令业内感觉市场下行压力日趋加大。事物发展总有两面性,有下滑的,就必然有上升的,今年,新兴小众品类中的采棉机、青贮机械、甘蔗收获等产品出现较大增长,显示了较好的成长性。但是,今年众多农机品类市场运行中,也出现了两个特例:一是,处于下滑通道的传统农机品类中,玉米收产品一枝独秀,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目前,国内玉米联合收割机产品市场销量超过4.2万台,预计全年销量超过4.3万台,较之去年同比增长12.7%;二是,处于上升通道的小众品类中,粮食烘干机产品出现折腰式下跌,截止到目前市场销量不足1.2万台,乐观估计全年销量不会超过1.25万台,较之去年同比下跌超过55%。
由此可见,传统农机市场基本面已经饱和过剩,庞大的社会存量和中低端产品过度供给导致刚性需求降低,市场提升乏力,当下市场增量由新生需求全面过渡为存量产品更新,传统品类趋弱运行已经成为了市场发展常态。与此同时,伴随着种植结构调整、市场刚需转移等因素促使,新兴小众品类进入成长期,面临了较好的发展局面,但是,小众品类也绝非都增长,如果不加控制、扎堆而至,不敢说哪种产品就会遭遇“减速带”,目前粮食烘干机下行、植保无人机“叫好不叫座”,再如蜂拥而上的小型打捆机市场趋弱,种种迹象都预示着市场“分化”出现,预计已经出现扎堆的小众品类下步发展趋势将是挤干“泡沫”式的一小轮洗牌波动。
3
品牌消亡成常态,产业结构尚未“大整合”
按照行业统计,2017年国内规模农机企业2429家,而今年这个数字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据几个行业协会对会员企业数量的不完全统计,今年至少有400家以上的农机制造或流通企业品牌消失,要么是被整合,要么是转做其他,要么是关门大吉……在整个行业处于不景气的大区间里,市场竞争残酷程度可想而知。
直面现状,国内农机企业品牌体量依然庞大,众多企业往往扎堆在中低端产品制造经营上,巨大的过剩产能令传统产业举步维艰,反观高端、智能化、大型化产品却供给不足,严重依赖进口。虽然近年来,在市场竞争加剧、经营效果优胜劣汰、利润水平下落等因素促使下,农机品牌出现小幅度洗牌,但是,真正意义上的产业结构“大整合”尚未开始,直面眼下,国内农机产业结构呈现出五大“怪相”:一是,国内农机产业品牌化程度不足,全球最大的农机市场没有顶尖自主品牌;二是,国内农机制造同质化依然严重,中低端低价厮杀、高端产品国产化严重不足,且仍不断有重复产能投入;三是,技术工艺突破严重滞后,核心产品部件以及核心技术存在进口依赖;四是,资源投入分散,各自为政,产业发展聚焦程度严重不足;五是,知识产权保护不够、准入门槛形同虚设,产业创新依然停留在表面。
因此,国内农机产业要升级,品牌整合势在必行,进口产品国产化、壁垒技术难题攻克、低端产能强制淘汰等等,已经迫在眉睫,虽然残酷,但是无二可选。
4
终端消费仍不振,行业发展后劲儿亦不足
据统计,前三季度我国GDP增速为6.7%,其中三季度为6.5%,创10年最低,第二产业GDP增速持续回落至5.3%,创30年新低,宏观经济下行使得人们购置易耗消费品的动力和信心严重不足。
在如此的大背景下,以聚焦的眼光看农机行业,其面临着三个方面的利空因素:首先是,农业发展出现结构性调整,且粮食价格与种植成本不成比例,老百姓种地不挣钱,购买力不足,种粮积极性不高,对农机等生产工具投资信心不足;其次,农机供给与需求矛盾突出,倒逼产业调整升级,传统农机市场进入低速发展常态化,新兴市场逐渐兴起,但是,由于体量不成比例,快速增长的小众市场占比小,难以支撑传统市场留下的巨大空间,农机市场发展出现“空窗”;再次,产业核心技术突破聚焦程度不够,技术工艺创新缓慢,产业升级远未达预期。所以说,农机行业调整升级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也不可能一蹴而就,仍需要行业内坚持不懈的努力奋斗,做好过冬准备仍是农机行业所有参与者的不二选择,重新评估风险、重新认知市场、重新规划产品是全行业的当务之急和必由之路。
从不同的角度看,今年农机行业发展趋缓,是为后续更大的提升做准备,就像是挥拳击打,你必须先把拳头往回收,才能够使上力量,现在的农机行业,就好比力量储蓄阶段,这个阶段对于创新、突破的要求远高出以往时期,农机人面临的课题艰巨而又富有挑战性,需要更大的勇气和智慧,您准备好了吗?
原创声明
本文原创作者:大田传媒|农机360网 《农机新观察》特约评论员 李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