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乡村之声《三农中国》报道,目前我国农业的生产智能化和经营网络化已经迈上了新台阶,城乡“数字鸿沟”进一步缩小,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局面基本形成,有力支撑农业现代化水平明显提升。有人会问,“互联网+农业”既然能发挥这么大的效能,那该如何运用到农业品牌的整合、塑造、提升上来呢?中国乡村之声特约评论员徐春晖今天就和您聊聊这个话题。
徐春晖:近年来,我国各行各业都在积极响应“互联网+”政策,互联网正深刻改变着各个行业的发展,互联网的新技术、新理念就给传统农业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变化。有人开玩笑说,当传统的农业遇到互联网是“锦绣良缘”。但在“互联网+农业”发展的过程中,还有一个领域没被充分挖掘出来,那就是品牌的塑造。
“互联网+农业+品牌”,首先让我们想到的就是品牌农业。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品牌意识的增强,大家对品牌农产品的需求愈加旺盛。在挑剔的消费者眼中,好的自然贵,这叫一分价钱一分货,物有所值。而当互联网遇到农业品牌,我想,一定会擦出不一样的火花。记得曾经看过一个新闻,说就在很多地方的胡柚出现滞销的时候,浙江的一个地方却把胡柚每公斤卖到了14元的高价,之所以能卖上高价,就是品牌的价值。他们利用互联网的便捷、快速、可追溯等种种特性,通过“农超对接”等多种方式扩大了当地胡柚的知名度,从而带动了更多农户增收。
“互联网+农业”也让很多人想到了发展智慧农业。不可否认,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智慧农业被寄予了厚望,近年来,欧美发达国家的农民们就在利用互联网方面表现积极。而在更多的智慧农业案例中,大家会看到在互联网、物联网的帮助下,越来越多的农民掌握了庄稼种植、灌溉和收获的最好时机,时时监控牲畜的生长状态,最大限度地减少了资源浪费并获得效益。
“互联网+农业”,精准农业也不得不提。现在,精准农业已经在一些规模化农业企业得到应用,尤其是种苗培育、畜禽养殖、中药材种植等产业。实施物联网项目后可实现环境的精准监测、工厂化育苗和水肥一体化,据说节本增效、效果明显。此外,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食品安全问题已然成为公众关注的热门话题,如何让老百姓吃到好食品,让农副产品卖到好价钱?互联网+生态农业、互联网+绿色农业、互联网+可视农业的概念已经悄然而至。
互联网与农业的跨界融合,可以推动农产品生产、流通、加工、储运、销售、服务等环节的互联网化,实现农业与二三产业交叉渗透、融合发展。我们不妨大胆展望一下互联网与农业“锦绣良缘”的前景:人们一方面享受着品牌农产品大量增长带来的优裕生活,一方面惊奇地发现,人类的劳作身影已在农田里消失了,你和身边的一位白领都在手机上玩开心农场,你玩的是游戏,他玩的却是真正的农场,充满着智慧,还可以可视,弹指之间,播种、灌溉、收割到销售就可轻松完成。想一想,是不是很美好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