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农业机械技术推广站
苏农机推〔2017〕7号
关于印发《江苏省花生生产机械化技术指导意见》的通知
各市、县(市、区)农机推广站(中心):
为加强农机农艺融合,加快推进花生生产机械化,进一步提升全省花生生产机械化作业质量和水平,引导、规范花生标准化种植,经专家论证,制定了《江苏省花生生产机械化技术指导意见(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加强宣传,做好技术培训与指导工作。
附件:江苏省花生生产机械化技术指导意见(试行)
江苏省农业机械技术推广站
2017年2月27日
江苏省花生生产机械化技术指导意见(试行)
全省花生种植面积约260万亩,其中春花生80万亩,夏花生180万亩,主要分布在苏北、苏中等地。全省花生干果平均亩产300公斤左右。
为推进我省花生生产机械化,加强农机农艺结合,促进花生高产稳产,现结合全省实际,制定江苏省花生生产机械化技术指导意见(试行)。
一、技术路线
机械化耕整地→机械化起垄→机播(覆膜或不覆膜)→机械化田间管理→机收(联合收获或分段收获)。
二、播前准备
1、品种选择
选择结果集中、结果深度浅、荚果外形规则、不易落果、不易破损、适收期长的优质、高产、抗逆性强且适合机械化生产的直立型抗倒伏品种。淮南地区宜选用泰花系列及中花系列等品种;淮北地区可选用徐花系列、丰花系列及花育系列等品种。
2、土壤条件与地块选择
选用理化性状好、土质疏松、土层深厚、地势平坦、排灌条件良好、适宜机械化作业的土壤。花生具有固氮功能,宜与粮食作物轮作。花生产地环境技术条件符合NY/T 855的要求。
播种时耕作层土壤手握能成团,手搓较松散时,有利于花生种子萌发和出苗。墒情差或沙性大的土壤播后需及时镇压。
3、种子处理
机械脱壳时,应选择合适的机型,并根据花生荚果大小,选择合适的凹版筛孔,合理调整脱粒滚筒与凹版筛的工作间隙,避免喂入量过大,防止花生仁在机器内停留时间过长和挤压强度过大而导致损伤。
精选籽粒大小一致饱满种子,种子质量达到GB 4407.2二级标准以上。选用含戊唑醇、吡虫啉等有效成份种衣剂对花生种子进行包衣(拌种)处理,防治蛴螬等地下害虫。
三、土地耕整
1、前茬处理。前茬作物秸秆采用秸秆粉碎还田机进行粉碎,粉碎长度小于10厘米。
2、农家肥撒施。每亩施农家有机肥1500~2000 公斤。
3、土地耕整。在播前2~3 天采用犁翻、旋耕或反转灭茬机进行耕整地,耕深达到25 厘米左右,保证土壤表层无根茬,疏松细碎,平整沉实。
四、机播
1、播期
春花生一般在4月底、5月初播种;夏花生一般在6月10日前播种。
2、起垄
采用起垄机或起垄复式作业机具进行机械化起垄,垄距80~90 厘米,垄底宽80~85 厘米,垄面宽50~55 厘米,垄高10~15 厘米,垄面平整,土壤细碎。
3、播种
3.1播种作业
采用花生播种机或花生播种复式作业机具完成起垄、施肥、播种、覆土、镇压、施药、覆膜等工序。
3.2基肥施用
高效复合肥(氮、磷、钾各为15%)40~50公斤/亩和尿素5公斤/亩。或施用花生专用高效缓释肥40公斤/亩。肥料施用应符合NY/T 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的要求。
3.3播种质量
坚持适墒播种,根据土质、气候和土壤墒情确定适宜的播种深度,一般播深5 厘米为宜。采用一垄双行或两垄四行播种,双粒穴播,行距25~30 厘米,穴距16~18 厘米,播种密度8000~12000穴/亩。双粒率在75%以上,空穴率小于2%,损伤破碎率小于1.5%。
四、田间管理
1、生长管理
前期促苗早发。当幼苗顶土鼓膜刚见绿时要及时开孔放苗,缺苗应及时补苗,并及时“清棵”。
中期(花针-结荚期)要控制枝叶生长,促进果针和幼果发育,株高达到30~35 厘米,选择适宜的机械化喷施机具和药剂进行化学调控,防止徒长倒伏。
后期(结荚期)是荚果膨大籽仁充实期,及时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或富含N、P、K等营养元素的叶面肥2~3次,也可与叶面喷药结合起来,防病保叶防早衰,延长花生顶叶功能期。
露地花生在播后芽前及时喷施除草剂,封行之前进行中耕除草。在始花期前完成中耕追肥作业,可选用带施肥装置的中耕机一次完成中耕除草、深施追肥和培土等工序。
2、病虫害防治
2.1主要病虫害化学防治方法。
主要病虫害化学防治方法
病虫害名称 | 药剂名称 | 用法用量 | 使用时期 |
蛴螬 | 600g/L吡虫啉悬浮种衣剂 | 180-240克/100千克种子 | 播种前 |
20%辛硫磷和10%毒死蜱微囊悬浮剂 | (300-450克/亩),包衣 | 播种前 | |
根腐病、茎腐病 | 15%甲拌·多菌灵 | 1:40-50(药种比),包衣 | 播种前 |
蚜虫 | 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 | 1000倍液喷雾 | 苗期 |
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 | 2000倍液喷雾或5-10克/亩,喷雾 | ||
甜菜叶蛾、斜纹夜蛾 | 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 | 2000倍液喷雾或1.5-2.75克/亩,喷雾 | 1-2龄幼虫期 |
叶斑病、网斑病 | 30%苯甲丙环唑乳油 | 2000-3000倍液喷雾或6-9克/亩,喷雾 | 发病初期,病叶率5% |
2.2植保机具选择
集中连片地块可选用自走式喷杆喷雾机进行药物喷洒作业;也可选用频振式或太阳能杀虫灯诱杀金龟子、斜纹夜蛾、棉铃虫等。
五、机收
1、适时收获
荚果果壳硬化,网纹清晰,饱果率达75%~80%时应及时收获。春花生9月上中旬收获,夏花生到10月上中旬收获。收获后及时晾晒,尽快将荚果含水率降到10%以下。覆膜花生收获后及时清除田间残膜。
2、机械收获
2.1土壤含水率在10%~20%。
2.2收获方式
(1)分段收获
采用花生挖掘收获机完成挖掘抖土和铺放晾晒,建议荚果晾干水分降至20%以下采用花生捡拾联合收获机或全喂入花生摘果机完成摘果作业。
花生挖掘机作业质量要求:埋果率≤2%,含土率≤20%,破碎率≤0.5%。
花生摘果机作业质量要求:干摘情况下,清选损失率≤1%,破碎率≤4%;含杂率≤4%;湿摘情况下,未摘净损失率≤1.2%,破碎率≤3.5%,含杂率≤2%。
(2)联合收获
采用自走式半喂入花生联合收获机完成花生挖掘、输送、清土、摘果、清选、集果作业,挖掘深度15 cm左右,总损失率≤5%,含杂率≤5%,破碎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