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高效植保机械化水平实现新突破

发布时间:2018-07-25

当前我省农业生产已全面步入以机械作业为主的新时代,“机器换人”步伐进一步加快,大力发展高效植保机械化不仅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省推进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的重点工作,也是发展集约农业、效益农业、绿色农业、生态农业的重要技术支撑。近年来,受极端天气影响,粮食作物病虫害多发,防控任务繁重。全省农机系统发挥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导向作用,积极发展高效植保机械装备,大力推广高效植保机械化防治技术,为减轻农民劳动强度,实现“虫口夺粮”、“稳粮增收”,保证粮食安全作出了积极贡献。据统计,2017年,我省机械植保年作业面积达7330万亩左右,主要粮食作物统防统治覆盖率达到41.5%,机械植保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一是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动力喷雾机和喷杆喷雾机已经连续多年纳入我省农机购置补贴范围,实行重点补贴和优先补贴。去年全国6个省份开展植保无人机购置补贴试点工作,今年我省积极争取部里支持纳入试点范围,从中央财政农机购置补贴资金中统筹安排1000万元资金,对植保无人机实行定额补贴。目前,实施方案已报农、财两部,待部里批复后就可以组织实施。二是装备结构不断优化。截至目前,全省植保机械总保有量71万台,农用植保无人机保有量1000余架。据省农机购置补贴系统统计,今年全省新增高效植保机械637台,其中喷杆喷雾机53台,高效植保机械呈现出加速发展态势。三是植保面积不断扩大。据植保部门统计,我省机械植保年作业面积达7330万亩左右,全省投入植保无人机1000架,自走式喷杆喷雾机等大中型防治药械1330台套,大大提高了作业效率和农药利用率,高效植保面积进一步扩大。四是高效植保机械化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我省正逐步淘汰以手动背负式机械为代表的大剂量、粗放式、高劳动强度落后植保技术,积极示范推广高效远射程宽幅喷雾、精少量施药、静电喷雾、农用植保无人机等一批高效植保机械化技术,并在荆州、荆门、仙桃、黄冈和孝感等粮食主产区得到了较快的应用。

下一步,大力推广高效植保机械化技术,我省将着力实现“三个融合”:一是推进农机农艺融合。通过推广高效适用的植保机械技术,破解主要农作物生产关键环节机械化难题,促进良机良田良种良法配套,大力拓展植保机械化的发展空间,充分挖掘植保机械作业潜能,为全省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发展注入新动力。二是推进农机化与适度规模经营融合。建设以新型经营主体为骨干、各级农机农业部门为引导的农机化服务体系。把全省“统防统治”与推进机械化高效植保结合起来,全面提高农业生产的综合效益和抗风险能力。三是推进农机化与信息化融合。把信息化、智能化手段与机械化高效植保结合起来,全面推进信息化技术的应用。通过北斗农机信息化智能管理系统,将农机装备、作业生产、管理服务融合在一起,开展植保作业市场供需对接、灾情预警、机具调度等全方位服务。

推荐阅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