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于田园,随性而起,有竹柏作伴,书案萦绕烟云。这是多少人梦想中宁静、惬意的田园生活,其实这样的生活不是梦,在太阳能德州小镇中就有这样一处城市中的世外桃源。
在太阳能小镇有一处院落叫做“北方印宅”,它是烟台大学翼之队的作品,作为山东本土唯一一所独立参加2018中国国际太阳能十项全能竞赛的学校,创作灵感也别具匠心,借鉴了中国传统建筑 “一颗印”的形式。“北方印宅”也由此得名。
“取自然之利,避自然之害”, 翼之队探讨的是一种全新的“地域化生态住宅”。虽然建筑内部还未完工,但是已经初具规模。远远望去,你能想象,这所房子运用不是钢筋水泥,而是使用了大自然的馈赠——秸秆、煤灰和竹子来建造的吗?
烟台大学建筑学院大三学生楮兆旭向记者介绍了建造原理:“我们外墙是碳素板材料,整个制作是用了煤灰,和其他一些环保材料压制而成,材料对环境没有任何污染,也可以解决生产中的废料;再往里是稻草板,是秸秆和稻草压缩成的。墙板既保温又方便管线的铺设。”
烟台大学建筑学院大三学生张梓莹介绍说:“房顶用的材料是竹子,北方的印宅本身属于民居,这些传统的材料是我们的首选,竹子本身有着中国的传统气节在里面。”
北方印宅所追求的就是一种对本土化、传统化与现代技术结合的一种模式,烟台大学翼之队将传统建筑的形态优势加以创新,用现代手法把起居模式融入到新建筑形体中,以创造符合新中国居住模式与体验方式。为此,烟台大学还带来了自己研发新风系统和雨水收集装置两大专利。
“北方印宅”是按照被动式超低能耗的建筑标准来设计的,在外部结构来看,宅子北侧两层,南侧一层,并形成一个整体的单坡式屋顶,最大化地提供太阳能板所需的面积;建筑功能形体为一简洁的“L”型,最大化地降低建筑的形体系数和热消耗;中庭设置自然景观,并将东侧形体打开,将外部景观与中庭景互相呼应。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城市中的世外桃源也不过大抵如此。为了打造理想中的这处院落,烟台大学翼之队从前期的准备到后期的搭建历时了三年,是一支由建筑学、室内设计、景观设计、土木工程、给排水工程等专业近60名研究生和20名本科生组成的多元化团队,为了更好的体现世外桃源的理念,将城市的喧嚣隔离在“北方印宅”之外,学生们亲力亲为,不仅见证了这所建筑从图纸到模型的变化,在后期还化身成一名建筑工人真正参与搭建。
放下课本,抬起建筑材料,20多天的现场施工,对于象牙塔中的学生们是一个难得的机会,也是一种无比的考验。
烟台大学建筑学院大三学生张梓莹说:“平时我们很少在烈日下晒,现在在工地上一直跟到头。现在坚持了20多天,每天都来。”
从早七点到晚八点,施工、协调、宣传、对接,队员们一天天忙个不停,看着图纸上“北方印宅”,在太阳能小镇里一点点变成现实,又将在世界性的赛事上崭露头角,虽有挥汗如雨的辛苦,但也觉得值得。
学生楮兆旭说:“我们代表山东能够参加国际的竞赛,感觉非常的高兴和自豪。我也是一个德州人,我们把环保、新型的建筑模式带到山东来,为家乡、为国家做出贡献,感觉由衷的亲切和自豪。”
烟台大学建筑学院带队教师郑彬说:“太阳能竞赛的主旨就是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跟以往在校园里上课学习是不同的,他们要解决实际问题,要根据现有的情况、现有的条件去解决,有的是突发的,有的是按照计划解决的问题,这些也是学生在校园里难以学到的实践。”
本次大赛由来自世界各地的参赛队伍参与角逐,每个队伍都提出了创新理念,使出了浑身解数,一决高下。期待每个赛队8月份的华丽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