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农业机械管理局消息,截至目前,山东秋季农机化生产基本结束。
“三秋”期间,全省组织上阵各类机械203万台(套),其中,拖拉机116万多台、收获机械14.3万多台、播种机械23.7万多台,充分保障了三秋农机作业的装备需求。
据初步统计,全省累计机收玉米4195万亩、机收率90.8%,机播小麦5971万亩、机播率98.7%,均高于去年同期水平。实施农机深松1345万亩,超额完成农业农村部下达的任务。
机械装备向高端化、智能化提升,大型、高新机械迅猛增长。全省新增100马力以上拖拉机6557万多台,其中150马力以上拖拉机5567台;新增玉米联合收获机5572万台,其中4行以上玉米联合收获机1544台;新增青贮饲料收获机102台、秸秆粉碎还田机3724台、大型粮食干燥机340台、花生联合收获机29台。同时,一批带有倒车影像、卫星导航、作业计量装置的玉米联合收获机、玉米籽粒收获机、宽幅气吸式精量播种机等新型高端机械也由点到面,大量投入农业生产。
玉米收获由摘穗扒皮向籽粒直收发展。玉米联合收获机保有量达到13万台,玉米机收水平稳定增长。玉米全籽粒收获开始在山东推广,简化了传统机收后人工晾晒、机械脱粒的复杂工序,不仅缩短了收获时间,降低了作业成本,而且避免了摘穗收获后在拉运、晾晒、脱粒过程的损失,提高了玉米产品质量,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的“最后一公里”即将全面贯通。
农机社会化服务由分散分段向组织化、全程化转型。组织引导全省7700多家农机合作社积极开展跨区作业、订单作业、全托管和半托管等多种形式规模化经营,为农户提供代收、代耕、代播等社会化服务。据统计,全省开展机械化农业生产托管的农机合作社4030家,占总数的52.3%。其中托管1000亩以上的2022家,5000亩以上的785家,1万亩以上的245家。
闪电新闻记者 刘金旺 济南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