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乡结合部探寻农业发展之路——记西安市长安区长丰农机专业合作社

发布时间:2018-11-08

长丰农机专业合作社位于西安市长安区,处于城乡结合部。近些年,随着城市建设不断扩大,这里的耕地逐年减少,地价上涨,在有限耕地上从事种植业遇到越来越多的挑战和困难。然而,长丰农机合作社突破传统思维,变环境劣势为发展机遇,找准市场切入点,以发展农业机械化为主动力,着力解决耕作管理水平滞后、农田撂荒等问题,创出了一条农机合作社成功的经营运作模式,用事实证明发展现代农业离不开现代化农机,农业大有可为而不在耕地多少。

城市边装备起农机队伍

在西安市发展农业机械似乎与建设大都市格格不入。“洪范八政,食为政首”。农业是国家发展的命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我们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在合作社理事长薛拓看来,西安要发展,周边耕地减少是趋势,其中有“利”必有“害”,相反如果能变“害”为“利”,把挑战变机遇,那就是由普通变“厉害”。2010年7月,他主动联合当地16名农机手果断决定,成立当地农机专业合作社,以农业机械化发展种植业,让有限的耕地多产粮、出好粮。

弹指8年,这支队伍已发展壮大,如今合作社成员已扩充到112个,拥有农机固定资产原值1000余万元,装备小麦收割机、玉米收割机、拖拉机、深翻犁、旋播机等大中型农机具152台(套)。购置凯斯2104型拖拉机2台、道依茨法尔2104型拖拉机1台、大型深松整地机4台,拥有喷杆喷雾机7台、农用植保无人机1台,植保动力伞2台,建设30吨粮食烘干塔1座,拥有全省最大的种子加工流水线(10吨/小时),库棚总面积2600㎡,初步形成符合当地农作物所需的耕地、播种、施肥、病虫害防治、收获、秸秆还田、秸秆捡拾打捆、机械维修等作业服务功能,单机功率大、配套机具较全的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

规模化经营服务实现增产增收

长丰农机合作社没有盲目发展,没有盲目扩大种植面积,而是“固执”地将热情倾注在周围的耕地,却甘愿承受高涨的土地成本。他们坚持在长安区流转土地300余亩,包含长安区西部灌区、东部旱塬区,仅土地流转费每亩1200-1500元。高成本必须有高效益的产业作保障,合作社避害为利,将流转土地建成了3个百亩高产展示田,开展新品种引进示范,全面推广农机农艺结合,示范效果明显,这3个点持续保持着西安市长安区小麦玉米大面积种植的最高产纪录。同时,合作社每年开展农机耕种管收、深松整地等机械化作业面积3万余亩,病虫害统防统治5万余亩,土地托管面积3万余亩,小麦良种繁育基地1.5万亩,全部实现了小麦玉米全程机械化,合作社作业辐射周边6000多户村民,年经营收入300多万元,机手人均收入6.5万元。

近几年,长丰农机合作社服务的重点区域放在了长安区7个街办、1.2万农户、3.2万亩耕地上。主要开展小麦机械化收割及秸秆还田、小麦秸秆捡拾打捆、玉米硬茬旋耕播种、玉米机械化收割及秸秆还田、小麦深翻及带状宽幅播种,并对所有的小麦玉米田块实施了秸秆还田。实行统一作业质量,统一收费标准,统一机具维修,统一调度管理,统一技术指导。

土地托管带动“九统一”管理

长丰农机合作社大力推行粮食生产土地托管经营模式,代为农民管理土地,提供种子农药化肥供应和耕种收、病虫害防治等服务。每年以高于市场价10%上门回收托管区小麦良种及优质小麦600万斤以上,促进农民增收60万元,带动相关产业年增加收入100余万元。

合作社内部,围绕土地托管设立1个专家组,4个专业队。聘请西北农大6名专家组成的专家指导组,招聘80多名种田能手作为土地托管员,每个托管员管理300-500亩,最高一人管理800亩。建立了农机、农技、植保、水电4个专业服务队全程服务。大部分实行“种子、化肥、农药、耕、种、收获、管理、粮食回收、销售九个统一”。

土地托管实现粮食规模化生产,使大型农业机械有了用武之地。2012年合作社建成10吨种子加工成套流水线1条,年加工小麦良种600万斤。2013年在长安区杨庄街办建设了占地200亩的陕西长丰航化农业植保基地,建成飞机跑道400米×20米,适宜各种小型农业飞行器作业。2014年9月,合作社率先在长安区建成30吨粮食烘干塔,连续5年在长安区应用玉米籽粒收获机和烘干机,像收获小麦一样收获玉米籽粒,收获玉米直接进入烘干塔烘干。2016年购置了大马力的美国凯斯2104型进口拖拉机2台,参与深松整地作业4.8万亩。近5年间,在长安区、周至县用植保动力伞、无人机对小麦“一喷三防”航化作业7.8万亩,自走式喷杆喷雾机进行小麦和玉米化学除草、“一喷三防”8万余亩。

付出换来看得见的成功与收获

随着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步伐加快,农机专业合作社在保障粮食安全和现代农业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合作作运用先进的新型农业机械和实施土地托管,在种植方面亩均减少2个工作日,耕种收等每道机械作业程序的费用每亩比市场价低5元,全年种植小麦和玉米的机械费用每亩降低30余元,亩均减少直接投入55元,减少劳动力成本150元。同时,机械耕种效率提高50%以上,机械收割率提高40%以上,机械油料消耗降低20%左右,农机户效益提高30%以上。粮食获得增产,亩均小麦增产40公斤左右,玉米增产50公斤左右,年亩均增加收益180元以上。解决了外出务工农民的后顾之忧和农田撂荒问题。合作社实行按劳分配,社员参加合作社后多劳多得,农机作业服务比单户经营操作盈利高20%以上。

2009年6月6日,温家宝总理一行到长安区斗门街办中丰店村检查“三夏”工作,亲自登上收割机驾驶室,与合作社社员亲切交谈。

2014年,合作社被省农业厅授予“陕西省农民合作社示范社”,西安市农委授予“西安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十佳示范社”; 2015年,合作社被农业部授予“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2016年,被省农业厅授予“陕西省农民合作社百强示范社”、2017年被省农业厅授予“省级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全省平安农机示范社”,被市农林委授予“西安市农机合作社示范社”。

理事长薛拓2016年被农业部授予“全国十佳农民”、“全国20佳农机合作社理事长”。2016年12月20日,薛拓受到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在京亲切接见。同时,薛拓还被授予“高级职业农民”、“高级农民技师”、“西安市劳动模范”,四次被农业部授予“全国粮食生产大户”称号。

陕西省农业机械化管理局管理法规处 西安市农机监理与推广总站

推荐阅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