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兴农天力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开启合作社经营新业态

发布时间:2018-12-17

北京兴农天力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jpg

休闲观光农业成为合作社发展新亮点

■本报记者陈斯

●编者按:

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对现代农机技术和现代管理技术有更强烈的需求,而且他们往往具有更强的经济实力,因此这些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农机装备更新快,同时,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通过订单作业、托管服务等方式服务于零散农户,不但提高了自身效益,而且使这些零散农户间接实现了现代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享受到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成果,带动了整个社会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

“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全国农机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北京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顺义区先进农民专业合作社”……

高级农村实用人才、北京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会副会长、顺义区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会会长、北京市劳模……

获得这些荣誉和称号的正是北京兴农天力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和它的理事长陈领。

合作社从初期主要从事农机作业服务、配件销售、农机维修等服务,经过多年发展,逐步成为多元化经营与多样化服务为一体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立足农机作业服务的基础上,通过土地流转、全程托管等形式,实现了土地适度规模经营。

景观休闲成新利点

如今,兴农天力合作社积极跟进北京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调整种植结构,创新服务模式,开展设施蔬菜、设施花卉、露地蔬菜、休闲景观农业、农机文化科普与展示、农产品产后加工与销售等多元化经营与服务,实现了规范创新持续健康发展。

“我们利用流转规模经营的土地,整合利用各种资源,与专业运营公司和区旅游委开展多方合作,打造了以特色景观观赏、绿色有机蔬菜种植、创意休闲农业、农机文化与展示为一体的总面积约600亩的兴农天力农业园。”从2016年开始,陈领经过整体规划设计,经过三年时间的重点打造,农业园完成了建设任务并有序运营。

至今,农业园已经先后成功举办了“小麦收获节”“设施蔬菜及草莓观光采摘节”“顺义首届醉美油菜花节”“收获金秋梦回田园丰收节”等系列观光休闲农业活动,使兴农天力农业园为北京休闲农业增添了显著的经营效益,为发挥首都农业“生活示范服务功能”做出了贡献,实现了生产经济效益与服务经营效益的双赢,形成了土地规模流转经营服务新模式。

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成为农业生产的主力军。据了解,以农机专业合作社为代表的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其大田农机作业服务面积已占北京市农机作业总面积的80%以上。“近年来,北京市根据农业‘调转节’发展需要,积极发展蔬菜等产业专业服务组织,以农机合作社和蔬菜种植园区、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为主体,先后发展了28个蔬菜农机专业服务组织。同时,一些农机服务组织服务内容也在不断地向经济作物、林果产业、生态产业、农产品加工、农业农村环境整治等多产业提供多元化作业服务,”据陈领介绍,合作社服务领域已扩展到吉林、内蒙、河北、天津、山东、安徽等省市,有效地拓展了农机社会化服务领域,促进了农机化全程全面高质高效发展。

打造“双新”示范基地

新装备、新技术的示范、推广与应用需要以农机专业合作社为载体,通过重点农机化新技术科技示范推广等项目合作实施,为拓展服务内容和提升服务能力提供科技支撑。

近年来,兴农天力充分发挥装备、土地、技术、人才优势,加强联合,通过项目实施开展先进、适用的农机化新技术、新装备示范、推广和应用,先后进行了小麦机械化节水播种试验、谷子生产全程机械化试验示范、玉米籽粒直收机械化技术试验示范,农机动平衡检测仪使用试验示范,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农机精确作业统计与调度应用等项目实施,发挥了合作社农机化新技术应用引领和示范作用,提高了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农机作业管理与调度信息化管理水平。这使合作社成为先进农机化新装备、新技术的示范推广基地,同时提升了装备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

“如今,兴农天力经营的万亩示范园已成为各种先进农业技术集成基地。合作社采用小麦新品种和玉米移栽高产新品种新技术,极大地提高了粮食产量;同时,利用节水灌溉、水肥一体化技术,采用微喷和指针喷灌,不但节水,而且能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土壤板结;再通过农情监测系统,示范区内设立气象观测站、墒情监测站,及时提供气象数据、墒情情况,有效地指导了田间管理,确保具体地块具体管理。”陈领深有感触地说,合作社的农机管理及经营水平提高了一大截。

“北京市为推进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跟进农业结构调整,实现持续发展,在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上,有针对性地对在种植模式调整及农机服务内容转变的农机合作社等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如马铃薯、胡萝卜两茬种植、小麦种业生产、经济作物、甜玉米、青饲玉米种植等配套农机装备进行重点补贴,对从事农业废弃物处理及综合利用配套农机装备进行敞开补贴。”陈领说,这些利好政策有力推进了合作社在种植模式和服务模式的创新发展。而且,在机械化土壤深松作业、秸秆回收与处理等作业补贴重点农机化任务,也确定以农机合作社为承担主体,这就有效发挥了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主体作用,提升了农机社会化作业服务能力和经营效益稳定增长。

“只有合作社富了还不够,我们还要带动周边,承接公益性服务,促进农机新技术推广应用。”陈领坦言,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已经成为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应用主要载体,农机化重点任务如土壤机械化深松、农业废弃物处理及综合利用等全部由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承担。同时,各种农机化项目也基本在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中开展,农机服务组织成为农机新技术新机具的“试验场”,承接了农机化新技术的“落地”任务。

迎上“互联网+”的“春风”

合作社的快速发展,还得益于抓住了“互联网+”良好机遇。

“我们与春播科技有限公司、彩虹雨有机健康生活馆等单位进行合作,提供高端有机蔬菜配送,销量增加1.5倍。合作社从事蔬菜生产以来,严格把控投入品使用和产品产出,从未出现过质量事故。2016年,为顺应北京农业供给侧改革,合作社积极进行种植结构调整,新增2000亩菜田,进行蔬菜标准化、产业化、规模化经营。在原有设施有机蔬菜基础上,加快对新增菜田的‘三品’认证率,为推进品牌蔬菜的市场化提供质量保障。”据陈领介绍,合作社注重品牌化发展,并通过网络渠道进行大力宣传。同时,对成员生产的蔬菜、水果、杂粮进行统一包装,其中草莓获得无公害认证和有机认证。合作社还积极响应顺义区政府推进实施的商标战略,注册了“乡土风”和“乐都缘农场”两个商标,种植出的特色无花果及制作出的无花果干颇受欢迎;生产的甜菜根已推向“美味101”生活栏目组会员餐桌,正在挖掘具有“老北京风味”的“乡土风”品牌蔬菜。2017年,合作社又申请了“兴农鼎力”商标,为下一步树立品牌打下了良好基础。

同时,合作社以“信息服务直通车”为主体,不断提升农机化生产信息服务能力。据了解,兴农天力基于北斗农机管理和作业调度平台为主体,提升“互联网+”现代农业水平。另外,还通过“北京农机”微信公众号,获取北京农机化的重要内容,拓宽信息渠道。“近年来,我们积极配合北京市农机作业及农机服务组织信息化的研究,在信息化技术推进农机生产全面智能化方面,充分利用北斗定位导航技术、传感器技术,进行作业的精准化管理,实现农机作业过程实时监测、作业质量的全程追溯、生产环境实时调控监测等;在应用信息化手段提升农机服务管理水平方面,注重基于信息化手段辅助管理人员进行人员、农机、机具的管理,通过服务组织管理平台提高农机服务组织管理信息化应用水平。”陈领相信,“互联网+”一定会让合作社的发展“如虎添翼”。

如今,兴农天力已经成为北京市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规模经营的重要力量,农民的土地主要流转到农机专业服务组织手中,使他们逐渐从单一的农机作业服务,发展成为机、农合一的农场,有效促进了土地规模经营。为了提高经济效益,合作社不但通过集中采购种子、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的方式减少投入成本,而且通过多种经营和实现产加销一体化,提高了产出率,较好地抵御了市场风险。规模经营才能产生效益,兴农天力合作社由2015年的984万元增长到2017年986万元,经营总收入逐年稳定增长。

推荐阅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