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2004年星光农机至今已经进入第15个春秋,目前已发展成为一家集农机装备研发、制造、销售、农业经营与技术服务于一体的民营上市企业(股票代码:603789)。星光农机成立之初,恰逢我国多项利农政策的推出与实施,2004年农业税在全国各省相继取消或者降低,2006年1月1日农业税正式被立法废止;而正是2004年,一个影响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新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正式颁布并实施;同年,一项促进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并影响至今的“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政策”也在部分地区开始试点实施。在各种力量的助推之下,我国的农业机械化形成了一个长达十余年的快速发展期。
可以说,星光农机是幸运的,他成立的适逢其时。但是幸运的时代,并非每个人都可以获得果实。星光农机从成立开始,就矢志于做高品质、高效能的农业装备产品,从2004年到2008年, 5年磨一剑,星光农机用整整5年的时间突破性地研制出了我国首款双滚筒履带式收割机,该产品以其高适用性、高可靠性、高性价比在水田区成为用户趋之若鹜的明星产品,而巧合的是,这个产品当年恰恰被星光农机定名为“星光幸运星”。“幸运星”不只是给大量的用户带来了幸运和幸福的收获,也成就了星光农机这个成立时间不长便在市场中“扬名立万”的江湖地位--星光农机成为国内收割机企业的佼佼者和代表性企业。在接下来的几年中,星光农机也“收割”着自己多年研发投入浇灌的成果,持续的销量和业绩增长让星光农机得到了回报,同时也让星光农机再次走到了行业的前列,在公司成立的第十年,星光农机成功登陆了A股资本市场,成为国内首家在主板发行股票的民营农业装备制造企业。
随着行业连续十来年的快速发展,主要粮食作物的农机市场逐渐趋于饱和,登陆A股市场后,星光农机正好遭遇了行业发展调整期,企业的业绩增长和发展也受到了较大挑战。而在行业低迷、众多企业陷入困境时,星光农机却选择了深度蛰伏,与十二年前不同的是,彼时星光农机是勒紧裤腰带做研发谋生存,而此时,星光农机已经积累了很强的研发力量、制造能力。在“以解决国家粮食安全为己任,以解决农业生产全面全程机械化、振兴乡村为指引”的深度思考后,以“纵向全程、横向全面、解决短板”为方向,星光农机从2015年开始,纵横捭阖、多面出击,三年后,星光农机布局蓝图“惊蛰而出”。
三年时间里,星光农机的产品已经覆盖到了九大作物中的水稻、玉米、小麦、棉花、油菜、花生等六大作物领域,基本完成了装备制造的全面化布局;而公司产品覆盖耕、种、管、收及收后处理的全程机械化产业链,新兴业务和成熟业务互补发展,多产品生命周期迭代前推,一个综合性农业装备集群已经端倪渐显。
三年时间里,星光农机的产品系列已经延伸到拖拉机、旋耕机、履带谷物联合收割机、采棉机、自走式花生捡拾摘果机、玉米收获机(收棒、收籽、收玉米青饲)、轮式谷物联合收割机、自走式青贮饲料收获机、压捆机和粮食烘干机。
除了向大田作物的全程、全面机械化装备延伸外,新型农业设施与绿色循环农业装备也成为星光农机产品研发重点。按照标准化、模块化水产养殖模式,研发的内循环流水生态养鱼(跑道养鱼)系统装备;全自动高标准绿色蔬菜种植立体栽培工业温室系统已经推出;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有机肥及饲料加工设备已经投产;数字化、智能化农业装备,农业物联网软硬件建设也初见成效。
在令人眼花缭乱的战略布局中,我们似乎已经渐渐读懂长袖善舞者的剑谱。在完成了一系列的产品和市场布局后,星光农机已经开始精耕市场和用户需求,棉花机销量今年实现了突破性增长,产品已经深受用户青睐;跑道养鱼也在前不久斩获近千万元大单;立体式栽培工业温室系统也受到了用户的高度关注;而其研发生产的有机肥和饲料加工设备会成为我国秸秆综合利用的刚需装备。
星光农机充分发挥自身在品牌、资金、研发、工艺、渠道等方面的优势,推动业务模式转变,从传统的粮油收获机械生产销售商向农机和农业设施设备的系统化解决方案提供商和服务商转变;同时,在积极探索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农业新的生产组织和管理模式,寻求农业装备与农业现代化契合的业务增长点。
三年“蛰伏”如今破茧而出,而幸运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无疑,星光农机的布局努力,已经让其向着中国农业生产全面全程机械化解决方案供应商和服务商迈出了坚实的一大步!
正是因为一次次逆境中的“蛰伏”,才会迎来企业的逆风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