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水果品质提升方面有许多技术措施已经成为了水果栽培的共识,相关的文章很多。本文内容主要是对品质提升的一些主要内容进行一下简要的归纳:
一、改善光照与树型
新奇士有一句广告词,说它的每一个橙子都被阳光吻过。
良好的光照是一个果树生长和结果良好的最基本要求。
部分果园因计划密植间伐不及时,往往导致枝叶密度过高,通风透光变差,对品质和管理影响还是很大的。
1、首先需要配套符合种出好水果的树型。
关于树型还需要考虑树势,优质果对于树型的要求最主要来自于光照的改善,同时又能够保持较为符合要求的树势。在这里也许有些果树要结出好的品质,需要树冠很大,生长势中庸或偏弱的树,如柑橘类的柚子,巨峰葡萄等,当然也有些需要一定的生长势。
2、其次是适当的稀植,增加通风透光,株行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
3、是要加强修剪,特别重视生长季修剪对于水果光照的调节作用,对于一些水果如葡萄着色期进行摘叶,以改善葡萄果穗的光照。
4、是重视反光膜的应用,对于部分需要着色的品种,可以在一定时间铺设反光膜,以改进光照。
5、是避免强光的危害。夏季往往由于光照过于强烈会造成部分果树伤害并影响品质,这时就需要进行遮荫,如大棚白枇杷成熟期时进行遮荫有利于减少日灼,火龙果夏季适度遮荫可以降低温度,减少渗蜜、避免枝条黄化等。
二、生草栽培技术与土壤改良
在前文说过,土壤是整个水果种植的基础,也是品质形成最主要的因子。因此土壤改良在品质上最有基础性的地位。改良土壤的方法中,施用以堆肥为主的有机肥是常见的方式,而生草栽培也是土壤改良重要的内容。生草栽培对于品质的提升的作用来源于间接方面。
小编认为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来理解:
1、是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能,从而提升根系的活力和功能,从而促进果树的生长,特别是对于一些较为极端气候的缓冲能力,如高温造成的蒸发过大,可能会出现如葡萄的气灼这样的事情;而如果根系活力好,根群强大则影响就少,而生草的土壤相对来说土温较低稳定,同时由于蒸发使果园的温度也有所降低,这些都能够使得果园在抗高温干旱以及环境变化过度方面具有较强的优势。
2、其次是草对于地壤中肥料特别氮肥的吸收,往往有利于土壤中过多的氮素的减少,使得水果品质较为稳定,这往往能够使施肥对于水果品质的影响具有较大的容错性。生草同样在对于土壤结构的保护作用明显,可以减少人工操作时踩踏而造成的结构破坏等。
3、最后需要重视的是,生草栽培对土壤中微生物的影响,并使得果树根系环境得到相应的改善,这对于形成水果中某些不可言说的品质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我们说有些味道如阳光的味道,有些味道如大自然的味道,而这种生物多样性营造出的草欣欣而向荣的感觉往往能够成为一个优质果品让人印象深刻的重要来源。
三、平衡施肥与叶面追肥
除了土壤改良和生草外,在水果品质形成因素中,还有一个重要的调节方面就是肥料的施用,一个优质果园除了有机肥,还是需要有一定的追肥。
而这样的施肥在技术方面最主要是要平衡,不能过于偏向某种肥料,更不能认为某种元素可以代替所有的东西。每一种水果的需肥特性是不一样的,在施肥方面,如果离开了土壤这个基础的供肥特性,所形成的肥料方案是不够科学的。因此在这方面加强对自己所种水果的需肥特性的了解,以及了解自己果园土壤的供肥特性是非常重要的。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应重视通过施肥来调节土壤的PH值,并把它当作施肥效果的一个重要内容,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石灰也应作用肥料来看待。
其次要重视叶面追肥,在这方面通过叶面补充一些肥料对于果品质量的提升的效果也是公认的。在实施的过程中主要考虑人工费用,使用时不能用得过多,并且需要注意叶面肥可能对于果品质量所引起的负面作用。如大棚里的葡萄原则上后期不应使用发酵类有机叶面肥等。
四、可控环境
做农业最大的薄弱环节就是环境的不可控,大到台风、洪水等自然灾害,小到低温、阴雨等气候变化,都能影响果品的产量和质量。
所以,如何减少环境的不可控性也是能种出好吃水果的重要举措。
温室、塑料大棚等设施可以隔绝一些不良环境因子的影响,为果树的优质栽培提供了一个相对优越而且稳定的环境。南方葡萄的大面积发展就得益于塑料大棚等避雨设施的应用,在有效控制病害的基础上,为葡萄的优质栽培提供基础。
南方翠冠梨的大棚栽培技术通过前期促进提早了成熟期,避开了梨果上市集中期和东南沿海台风发生期;后期避雨解决了翠冠梨果面锈斑的问题,极大地改善了外观品质,而且肉质变得更加细腻,尽管可溶性固形物略有下降,但综合品质明显提升。
根域限制栽培利用物理或生态的方式将果树根系控制在一定的容积内,通过控制根系生长来调节地上部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比起传统种植模式的葡萄,根域限制栽培的葡萄无论糖度、风味还是口感,都更优质。上海交通大学的王世平教授认为,每平方米叶片面积有25~30升的有效根域容积既可以保证葡萄树体的合理生长,又可以高产优质。
起垄栽培是在果园建园时将活土层堆集成垄,然后在垄畦上种植果树的一种栽培方法。起垄后,果树的主要根系都集中分布于活土层内,根系具备了良好的透气性,解决了果树深层根系透气性差,容易积水成涝的问题;并且起垄栽培改善了果园的通风透光条件,增加了叶片的干物质含量,使果树的产量、品质都能得到明显提高。在田间实践中,其适宜的垄高为30~50厘米,垄宽为1米左右。
五、可控产量
果树的产量和品质取决于叶面积,生产上常以叶/果比的合适程度作为评价指标。叶面积如果不足,光合产物少,不利于果实品质提高。
疏花疏果是实现控产目标的一项最直接最重要的栽培技术措施。
通过控制产量是提高果实品质的核心措施。日本葡萄亩产量严格控制在1000千克左右。以巨峰为例,正常的叶果比应为叶:果穗=15~20:1,也就是每一张叶片可供养1.5~2粒果。产量过多,叶果比下降,果实品质也必定下降,果粒着色也差。除了通过留枝量初步控产措施外,主要是采取疏花控制果穗数量和花序整形控制穗重及穗形。
温州蜜柑是我国栽培面积较大的柑橘种类,其粗皮大果率高是生产中的一个突出问题。通过大量结果和弱势栽培等方法可以减少粗皮大果,但同时会带来翌年结果少、粗皮大果多及弱寄生病害发生严重等问题。
交替结果技术是将柑橘生产分为结果年和休闲年,在结果年满负荷结果,粗皮大果显著减少,果型小,果皮薄,化渣性好,可滴定酸含量降低,品质大幅度提高。在休闲年让树体休养生息,树势和营养积累得到恢复。综合产量和效益都有显著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