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何这里改良农机成新宠?

发布时间:2019-06-21

 

untitled.png

“去年5月,我购买了一台改良过的秸秆切碎回收机,不仅将自家地里的小麦、棉花秸秆进行了回收再利用,还帮助其他村民回收地里的秸秆,挣了不少钱呢。去年收小麦秸秆挣了5万元,收棉花秸秆挣了5.7万元,这台机器让我家的收入翻了一番。”近日,说起改良后的秸秆切碎回收机,阿图什市格达良乡提坚村村民吐尔逊江·肉孜乐得合不拢嘴。

在素有“万山之州”之称的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人均耕地不足1亩。集中连片土地少、现代农机装备与克州农业生产不适应等问题,成为制约当地农业机械化进程的因素。

为了提高全州农业机械化水平,近年来,克州农机推广站结合当地耕地特点,对残膜回收机、秸秆切碎回收机等农机进行改造,不仅让当地马铃薯、水稻、棉花等农作物实现了全程机械化生产,也让农民实现了节本增效。

秸秆切碎回收机是克州农机推广站工程师阿吉木·艾克木与团队改良的农机之一。2017年9月,该农机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阿吉木告诉记者,以前秸秆乱堆乱放、焚烧现象严重,焚烧秸秆不仅污染环境,还存在火灾隐患。最早推广的秸秆捡拾打捆机,只将秸秆进行了回收。

“2017年,我和团队一起研发秸秆切碎回收机,不仅能回收地里的秸秆,还能将秸秆粉碎,直接给牛、羊当饲料。”阿吉木算了一笔账,一亩地秸秆可为农民增加收入400元左右。

去年,克州农机推广站利用改良后的小麦播种机种植水稻,不仅减轻了人工劳动强度,还减少了种植成本,提高了水稻产量。

从种植测算,机械种植水稻每亩地节约人工成本300元;从产量测算,人工种植亩产量为350—400公斤,机械种植水稻亩产量能达到450—520公斤,亩均可实现增效280元。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克州农机推广站改良农机20余种,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14项,对秸秆粉碎脱粒机、核桃剥皮机、秸秆切碎回收机进行了推广,成效显著。

克州农机推广站站长王晓军介绍,当前,农机推广站的工程师们正在对葡萄、蔬菜等实现机械化生产进行实验,并在实验过程中对农机进行调整和改造。

推荐阅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