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以来,全省各级农机部门紧紧围绕年初制定的目标任务,在积极推进主要农作物生产机械化的同时,践行全面发展理念,立足服务高效设施农业,助推现代农业绿色发展,按照“省市县联动,产学研推结合,重点突破,有序推进”的原则,坚持行政推动,强化项目带动,突出市场拉动,积极推动“两大工程”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是制定出台实施方案。省局印发了《江苏省设施农业“机器换人”工程实施方案(2017-2020年)》和《江苏省绿色环保农机装备与技术示范应用工程实施方案(2017-2020年)》,在全省启动实施农机“两大工程”,为项目实施提供了“顶层设计”。海门市出台了《海门市乡村振兴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明确提出扩大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机化技术应用,着力提升环保绿色农机装备水平。
二是争取财政资金扶持。2017年,省级财政安排450万元择优选择了江宁、太仓、海门、高邮、泗阳等5个县(市、区) 开展“两大工程”示范项目,5个县共建设了8个项目示范点,核心示范总面积3800亩,重点在设施蔬菜、林果、茶叶、花卉和水产养殖等方面示范应用了关键环节机械化装备与技术。南京、淮安、张家港等地将农机“两大工程”建设资金纳入地方财政预算,今年计划安排专项资金扶持蔬菜、林果茶和水产特色产业机械化。
三是加强装备技术研发推广。在企业自主申报、相关专家和推广应用单位推荐的基础上,形成了“三个一批”农机装备清单,供各地试验示范和推广应用;海门市通过实施省农机三新工程等项目,鼓励企业研制开发了智能化养猪系统、畜禽粪便处理成套设备等一批取得国家发明专利的绿色环保农机装备。溧阳市成功研发白芹排种、壅土、收割的机械装备及辅助设备,突破了传统小垄畦面种植,开发了适用于机械化生产的宽间距、高密度种植方法,加快了特色种植业“机器换人”步伐。
省农机局要求各级农机主管部门要及早谋划,扎实推进,确保高质量做好农机“两大工程”实施工作。重点抓好以下三个方面工作:
一是认真谋划部署推进农机“两大工程”建设。各级农机部门要积极争取地方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力争将农机“两大工程”纳入党委政府目标考核内容,加大行政推动力度。积极争取地方财政加大投入力度,把农机“两大工程”建设作为地方财政支农资金扶持重点。各地要围绕当地重点领域,突出重点环节,加强农机装备的试验和选型,不断提高“两大工程”的农机装备水平。
二是加强部门配合,建立高质量合作机制。加强与相关部门间的协调配合,借力形成合力,争取农业规划、农业资源开发等部门支持,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加强与环保、电力等部门合作,积极探索生物质热风炉、空气源热泵等逐步取代燃煤热风炉的扶持政策,减少农户淘汰燃煤热风炉的损失,支持省委、省政府“263”专项行动计划。
三是强化机制创新,探索高质量发展模式。积极探索设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服务机制,在提高示范基地自身机具配套及服务能力的同时,加快培育设施农业机械化新型服务主体,抓好设施农业机械作业的社会化服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