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抗旱保丰收 农机亮实招

发布时间:2018-08-04

7月中旬以来,我省出现大范围高温少雨天气,大部地区最高气温在37℃以上,局部地区达40℃左右。由于正值中稻孕穗、玉米等农作物生长大量需水的关键时节,持续高温少雨导致多地旱情严重,给农作物生长带来不利影响。据农情统计,截至7月26日,我省农业受灾面积达777.8万亩,其中水稻受灾面积达258.2万亩,玉米受灾面积达142.4万亩,十堰、襄阳、黄冈等地旱情较为严重。

面对严重旱情,省农机局根据省农业厅党组的统一部署,及时下发通知对全省农机抗旱救灾工作进行安排动员。各地农机部门有效利用机具、人员、技术等方面的优势,科学调动拖拉机、农用水泵等一切可以调动的农业机械,采取抽水灌溉、喷灌、浇灌等措施,全力推进科学抗旱,努力减少灾害损失。截至7月26日,全省各地共检修涵闸10888座,启动抗旱泵站2.33万处,投入抽水机等灌溉设备22.6万台(套)。农机在农业抗旱救灾中的主力军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一是深入开展技术服务。各地积极组织技术人员成立农机抗旱维修队,深入抗旱救灾一线,指导农户搞好抗旱机具的使用、调试、维修,及时帮助解决抗旱过程中出现的机械故障问题,确保各类抗旱机械正常运转、高效运行。咸宁市各级农机部门迅速成立了农机抗旱技术指导小组和抗旱机具应急抢修小分队进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和泵站进行机具调度和检修。目前,全市已组织农机抗旱技术人员30多人,投入水泵等灌溉设备7800多台(套),有效灌溉面积达38多万亩。

二是认真做好信息宣传。各地充分利用网络、电视、电台、报纸等多种媒体,及时播报天气变化、病虫害发生趋势及相关术措施,努力掀起农机抗旱工作热潮。潜江市农机局通过新闻媒体、微信、QQ等信息平台及时发布预防高温热害信息,大力宣传农机抗旱的好经验、好做法,协调各方力量投入到水稻抗旱保丰收中去。目前,全市早稻喜获丰收,中稻长势喜人。

三是积极组织生产自救。各地引导和鼓励农机专业合作组织、农机手和有机户根据旱情发展和机具分布情况,就近就地调度抗旱机具,自主投入到农机抗旱救灾中去,力争将灾害损失降到最低程度。襄阳市襄州区农机部门鼓励各乡镇农机专业合作社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合理利用现有资源积极开展抗旱救灾工作,为农民提供各项抗旱服务。目前,该区已投入抗旱劳力6.5万人(次),架设临时提水机械2100多台套,开启机井1415眼。

四是切实加强病虫害防治。各地农机部门与当地植保部门密切合作,以机械化植保专业防治服务组织为抓手,加强高效植保机械装备和技术的应用推广,不断增强水稻等农作物病虫害防治能力。保康县农机局在当前稻飞虱等病虫害严重的情况下,通过周密协调,将当地现有的植保无人机和机动喷雾器汇集起来,组织农民加班加点进行施药救治,有效降低了灾害损失。

推荐阅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