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超
洪伟农机化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6年,由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马头镇仇高册村仇洪伟等6名农机大户发起注册成立。自成立以来,该合作社把股份制合作引入农业生产经营,为深化农业改革、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提供了一条有益的新思路。
带机入社托管服务建立起种植基地
在没有成立农机合作社之前,合作社理事长仇洪伟已经是当地的农机大户,2016年4月他联合村里及周边另外五名农机大户仇洪明、李树锋、仇洪刚等人一起成立了洪伟农机化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主要业务是进行育秧、插秧、播种、收割等一条龙托管服务。目前,合作社为周边20个村,近7000亩土地进行托管服务,每亩收费315元。
仇洪伟介绍,合作社实行按劳分配和按股分红相结合的办法,年终结算分红。入社社员的收入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在合作社的种植基地和托管土地打工,按照分工不同,用工费不同的原则,平均农忙一人一天100元,农闲一天50—60元;跨区作业,驾驶合作社的农机跨省插秧,费用为55元一亩,其中15元归合作社。2016年12月底,合作社召开第一次分红大会,农机入股的社员每股分得176元。
马头镇仇高册村61岁的仇林业告诉笔者,2016年,他以价值13万元的一台拖拉机和高速插秧机入社参股。一台拖拉机10万元,扣除农机补贴2万,插秧机10.6万,扣除农机补贴4.5万,再减去使用时长的折旧,仇林业145股分得两万多元红利,加上他在合作社基地插秧赚的3万元工资,农闲时在外打工,一年的收入也有将近8万余元,和过去自己种地相比,收入很可观。
合作社带来的轻松收益,吸引了周边农机手的积极加入,但理事长仇洪伟的表情并不轻松。他告诉笔者,合作社有一部分社员都是带机入社,缺少流动性资金,抵抗风险的能力还有待加强。
带地入社两次分红农民增产又增收
10月20日,笔者来到仇高册村,洪伟合作社的农机综合大院就在这里。副理事长仇洪明指着大院附近的一块空地告诉笔者:明年我们要在这里建粮仓和烘干中心。
据仇洪明介绍,合作社鼓励农民带地入社、带资入社和以农机折价入社。按照合作社的章程,以土地经营权入股的社员按照1亩每股分配,每个带地入社社员可以享受每亩750元第一次保底分红,以资金入社社员按2000元每股进行分配,不享受第一次分红,以农机折价入社的社员没有保底分红。
2017年3月13日,洪伟合作社在新建的农机综合大院进行了年度二次分红。2017年,合作社实现盈余39.14万元,其中7%用于公益金,即文化福利事业;10%作为教育基金用于成员培训;20%作为风险基金用于生产经营损失补贴。剩余63%用于社员分红,总计1835股,每股可分得213.30元。社员刘俊卿以7亩土地入社,平时自己经营苗木生意,他对这样两头不耽误,还领双份钱的“买卖”很满意。
加入合作社对社员来说,使他们从“一亩三分地”中解放出来,而对集中起来的土地、规模化的生产来说,效益更加明显。仇洪伟给笔者算了笔账:合作社的水稻种植基地,从成本来说,耕地从80元一亩下降到60元一亩,播种从30元一亩下降到20元一亩,统防统治可使每亩节约30元,而肥料使用的成本下降更加明显,每亩可节约60元。
除了章程中规定的两次分红,社员还可以在合作社的种植基地内打工,农忙时节的用工费是100元一天。看到入社的好处多多,在去年的二次分红现场,又有50多户申请入社,目前,合作社成员已经达310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