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联重科重机副总经理李孝高:感谢、自省、遵守、思考
第一,是感谢。
首先感谢环保部,对产业的现状,对事实的认证,给了我们改正错误的机会,首先我们要承认,产业内的企业,包括我们在内,对这件事的重视程度仍然需要提高,感谢给了我们调整的机会。
其次感谢农业部,农业部在这个事情中积极参与,而且对于这个事情很重视。特别要感谢工业协会,简单说一下,实际上,农机企业说主管部门是谁,实际上不好找,现在有了工业协会,我们感觉找到了组织,工业协会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克服了很多困难,应该说给了很大的支持。
第二,是自省。
自省、反思,为什么会造成这样,我们得承认,包括我们自己在内,对于环保的标准的切换重视程度仍然有待提高,下一步要加强,并体现到行动上。
第三,是遵守。
我想讲一点不同的观点。首先,我们表态,我们肯定要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来进行国三升级工作。我们的产品结构是比较宽的,比方说玉米机,以前4月1号如果要求全部切换到国三,那库存该怎么办?肯定是按照国家要求严格遵守的。但是,像参会的这种大企业来说,实际上我们更倾向于早点切换到国三,因为这里面有一个补贴限制的问题。
实际上国家的补贴资金总额是一定的,但是往年都是国二的时候基本上都是超额销售,就是说,农民钱给了,定了,没提机,但是先不办补贴,我第二年再去办,有些省份也是明确可以这样做的。如果说我们今年继续无休止地加大国二机器的销售,那实际上会面临一个巨大的补贴缺口问题。
也就是说,如果说国三产品成熟,我们更愿意在库存消化完全的基础上全力销售国三产品,因为万一我2016年拿不到补贴,我2017年还可以拿,而且现在的补贴至少占到整机价格的25%以上,所以,这个账谁都能算得过来。从补贴的性质来出发,我认为大的企业,在消化库存的基础上,会希望及早切换到国三,我们肯定会按照国家的相关要求去遵守。
第四,是思考。
是这个事情到今天带给了我们什么思考,下一步我们该怎样改善?刚才有同仁也提到,未来还有国三升国四,甚至进一步的升级,我认为还是我们整个产业链,从发动机厂到整机厂对排放切换的重视程度,我相信,经过这一次,会得到彻底的改变,下一次,绝对不会再有这种的情况,不管怎么样,对于产业链整体,这次吃了亏,下次就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了。
接下来是一些请求。
一、恳请多一些与环保部沟通的机会,现在,我们之间的沟通交流太少,缺少这种通道,早学习,早领会,这样话避免再犯错误。
二,恳请国二和国三切换的监管部门要加强,否则,对于严格遵循政策的企业来说是不公平的,因为我们这个行业里面来说还有很多小企业,不可能完全摆脱国二的销售,那这样的话加强监管,使市场避免不好现象的发生。
三,主机厂和发动机厂对于匹配国三产品的田间实验需要加强,但是这个也急不来,到了季节才能做,而且说实话就算是做了一年实验,也不能完全证明可靠性就行,因为国二已经反复多年,若干年了,已经非常成熟了,所以这个还需要时间,需要重视和加强,就是说我们的产业内部,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使我们未来国三产业的可靠性在现有的条件下最大限度的提高,最终使农民对国三的接受得到加强。
四,未来国三的服务可能矛盾的焦点主要是发动机,但也有可能因为匹配的问题造成非发动机故障率的提高,这样发动机厂需要进行专业的培训避免故障大肆出现的情况的出现。
其他企业这么说:
中国农机工业协会会长陈志:丢掉幻想、积极应对、主动作为
雷沃动力副总经理李方成:国三转化工作量很大
常州东风副总经理许国明:三点建议
安徽全柴总经理潘忠德:能够批量提供国三产品
一拖市场部部长寇海峰:企业盼望政策扶持
一汽锡柴研发部部长助理宣晓明:建议农机补贴尽快受理